氣體分離設備:國產化仍是重中之重
2019-04-12
經濟新常態將成為“十三五”期間的主旋律。從氣體分離設備應用的各個領域來看,經過“十二五”的發展,無論是石油、化工、化肥、冶金、建材、機械等領域,還是光伏產業、電子工業,產能均達到了較高水平,進一步擴大提升的可能性較小,這勢必會使“十三五”期間氣體分離設備在上述領域的應用大幅減少。但與此同時,我國GDP將保持6.5%~7%的增速,氣體分離設備行業仍會有一定的發展。此外,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和“走出去”戰略的實施也有望進一步激發氣體分離設備的活力。
目前,氣體分離設備制造行業已經形成了如下發展思路:“十三五”時期,繼續推動特大型空分設備國產化,在完全掌握成套集成技術的基礎上,實現配套關鍵部件的國產化。產品向高品質、性能更優、技術集成化方向發展。在特種氣、高純氣、稀有氣體等應用研究上取得實質性進展。推進低溫工程、石化領域相關產品的研究,尤其是天然氣、煤層氣領域。搭建特大型空分、低溫領域試驗研究平臺,開展空分機理研究。由此可以看出,國產化仍是“十三五”氣體分離設備制造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。
氣體分離設備行業還應加快實現傳統制造業向制造服務業的轉型。一是以空分設備產業為主體向兩頭延伸,上游重點發展工程成套服務業務,下游重點發展工業氣體業務,加強工業氣體應用研究;二是“拓橫向”,在發展成套空分設備和關鍵配套機組業務的同時,兼顧橫向發展石化低溫相關產業和具有競爭優勢的特色產品;三是在保持國內市場占有率的同時開拓國際市場。
下一條 —
相關新聞